秋天来了,蔬菜种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深翻!
不深翻种植蔬菜,风险提示:
土传病害(枯萎、黄萎、根腐、线虫等)在浅层土壤中持续积累并严重爆发。
土壤物理结构恶化(板结),导致根系发育不良,植株衰弱,易感病。
养分分布不均,导致缺素症和肥料利用率低。
杂草、盐渍化、有害物质积累等问题加重。
土传病害积累与加重:
病原菌积累: 蔬菜的许多病害(如枯萎病、黄萎病、根腐病、立枯病、猝倒病、根结线虫病等)的病原菌(真菌、细菌、线虫、卵)会残留在土壤中,尤其是在作物残体和根际周围。长期不深翻,这些病原体会在浅层土壤(0-20cm) 大量累积,浓度越来越高。
侵染源集中: 新种植的蔬菜根系主要分布在浅层,恰好位于病原体富集区,大大增加了根部被侵染的风险。
症状: 植株萎蔫、枯死(枯萎病、黄萎病),根部腐烂变褐(根腐病),幼苗茎基部缢缩倒伏(立枯病、猝倒病),根部形成瘤状物(根结线虫病),生长不良。
土壤板结与根系发育不良:
物理结构恶化: 长期耕作和雨水冲刷,特别是只进行浅耕,会导致表层以下土壤(犁底层)越来越紧实、板结。不深翻打破犁底层,根系难以向下穿透。
影响: 根系分布浅,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下降,植株生长弱,抗逆性差(易受旱、易倒伏)。虽然不是直接的“病”,但植株衰弱使其更容易感染其他病害,也属于生理性障碍。
养分失衡与缺素症:
表层富集,深层养分无法利用: 长期在浅层施肥(尤其化肥),会导致磷、钾等移动性差的元素在表层富集甚至固定,而深层土壤的养分(尤其是钙、镁、微量元素)无法被浅根系吸收。
淋溶损失: 移动性强的养分(如硝态氮)在雨水多的季节会向下淋洗,但根系够不到,造成浪费和潜在污染,同时表层可能反而缺氮。
症状: 植株表现出各种缺素症状(如缺钙导致脐腐病、缺镁老叶黄化、缺铁新叶黄化等),生长迟缓,产量品质下降。
杂草问题加重(间接影响病害):
草籽积累: 浅耕只能清除表层杂草,深层的杂草种子不被翻出或深埋,会持续萌发,与蔬菜竞争养分、水分和光照。
间接影响: 杂草丛生的环境湿度更高,为一些病原菌(如霜霉病、疫病)的繁殖和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也可能是一些害虫的中间寄主。
土壤盐分表聚:
蒸发浓缩: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或设施栽培中,灌溉水带着盐分上升至地表,水分蒸发后盐分留在表层。不深翻使得盐分持续在根系密集区积累。
影响: 高盐浓度导致根系吸水困难(生理干旱),烧伤根系,植株矮小、叶片边缘焦枯(盐害),整体抗病力下降。
有害物质积累:
自毒物质: 某些蔬菜(如瓜类、茄果类)的根系分泌物或残体分解物可能含有抑制自身或同科植物生长的物质。不深翻,这些物质在浅层积累,影响下茬作物。
农药残留: 长期浅层施用农药,其残留物也可能在浅层积累。
主要技术参数:
配套动力: 60-70HP
幅宽: 1450 mm
耕深: 35-50 cm
功能: 深翻 碎土